误区:过冷度≠冷凝器进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 所谓“过冷”: 就是将冷凝后的饱和液体通过某种装置(如过冷器)和方法进行再冷却,使其温度低于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称之为过冷。 把过冷前的液体温度与过冷后的温 ...
误区:过冷度≠冷凝器进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 所谓“过冷”: 就是将冷凝后的饱和液体通过某种装置(如过冷器)和方法进行再冷却,使其温度低于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称之为过冷。 把过冷前的液体温度与过冷后的温度相比较,差值为“过冷度”。 如图: 一、过冷的好处: 1、减少制冷剂液体在节流过程中产生的闪发气体,减少闪发气体所占容积的比容,提高单位制冷量; 2、同时提高回气的过热度,对保护压缩机不处湿冲程运转,都有一定的好处。
二、过冷在实际设计中怎么做?
在较大型的制冷系统中,为了使进入节流阀的制冷剂液体温度降低些,减少在节流时或节流后产生的闪发气体,适当提高制冷效率,工艺设计中在储液器后(使用节流阀节流的系统必须要有储液器)加装了专门用来过冷的设备—过冷器。 它的结构型式是套管式、喷淋式或者板换等,原理是利用比冷凝后的饱和液体温度更低的冷却水再次冷却(如深井水),一般可比冷却前再降低3℃~5℃的温度(即过冷度为3℃~5℃ )。 如图: 2、供液管与回气管换热 还有些小型氟制冷系统,虽然没有专门的过冷器,但把供液管与回气管包扎在一起保温,利用回气管的低温降低供液管里的液体温度,也可把一段供液管和膨胀阀直接安装在库房内通过,经再次冷却达到过冷的目的,从而提高制冷效率。 同时也加热了回气管的温度,避免压缩机吸入过潮蒸汽而可能产生液击。 毛细管节流的系统,毛细管与回气管(吸气管)合并在一起走,有合焊在一起的(大金VRV就是采用的此种方法),有用热胶套套在一起的,有从回气管中穿过的,还有缠绕在回气管上的,也有的将毛细管或供液管直接在箱体内通过。毛细管与回气管进行热交换,使节流前的液态制冷剂与回气管道中的低温制冷剂蒸汽进行热交换冷却而得到过冷,这样既可减少回气管路中可能夹带的液体液击压缩机,同时又能达到节流前液体制冷剂过冷的目的。 当然还有采用回热器的,原理也是一样,请参见下图: 3、加大冷凝器 假如把冷凝器故意加大,留出空间得到再次冷却而过冷也是可行的。但在规范的设计中是不会这样做的,考虑的是尽量缩小整体体积和重量,减少制造成本。 对于小型或微型毛细管节流的系统,是不会加设专门的过冷器的。 版权声明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网站网址(http://www.zhilengbj.cn)。 2、本网站所有视频、电子书、图纸等均来自网络,本站只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便同行学习,不做任何商用! 3、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coolgou1987@126.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4、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5、资料来源于网络,由于内容太多,版权所有者没法联系到,如果你是版权者,联系我们给予一定的补偿!。 |
2018-10-23
2018-10-24
2018-10-20
2018-10-25
2018-10-20